和訊期貨消息 日前上海證監局發出監管提示,要求期貨公司暫不得允許客戶通過支付寶賬戶轉賬存取保證金,因無法有效識別客戶。律師提示,通過支付寶轉賬保證金的行為不排除有洗錢可能。
和訊法律普及專欄作者,上海匯鼎律師事務所程金海律師表示,只要是虛擬空間進行的交易,就不能避免身份被冒用的可能性,包括手機號、銀行卡、身份證等存在大量漏洞,現場驗證是唯一可靠的方法,這就是為什么期貨開戶等環節要嚴格現場開戶的原因。近日銀行與支付寶的快捷支付之戰正轟轟烈烈,銀行方面最大的理據就是“身份驗證風險”,銀行方面認為,銀行只負責在開通首筆支付前進行客戶信息的比對,之后的支付劃轉業務,銀行不再進行驗證確認,存在風險,而銀行也接到了大量的客戶投訴。
盡管支付寶為盜刷提供損失理賠,但有時風險或超出于此。程律師表示,客戶在通過其支付寶賬戶轉賬存入保證金,期貨公司保證金賬戶顯示的付款人名稱為“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不能排除個人利用此身份認證漏洞進行洗錢的可能。例如,A把錢轉入支付寶,支付寶轉入B期貨保證金賬戶,B出金到B銀行卡上,B獲得合法收入。
以下為上海證監局關于客戶出入金的監管提示全文:
轄區各期貨公司:
近期,轄區某公司發生客戶通過其支付寶賬戶向該公司期貨保證金賬戶入金的情形。經研究,現提示如下:
1.客戶通過其支付寶賬戶轉賬存入保證金,期貨公司保證金賬戶顯示的付款人名稱為“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期貨公司據此難以有效識別入金客戶,同時,這顯與《期貨公司管理辦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關于“期貨公司和客戶應當通過備案的期貨保證金賬戶和登記的期貨結算賬戶轉賬存取保證金”的規定相悖,故期貨公司暫不得允許客戶通過支付寶賬戶轉賬存取保證金。
2.若發生客戶通過支付寶賬戶入金的情形,公司應先將入金暫記入公司設立的錯單賬戶,并在審慎核實實際付款人之后予以退還,不得辦理賬戶內轉和現金提取,并在收付款當日上報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數據時,在“其它需要說明的信息或數據文件”(Otherinfo.txt)中主動說明情況,以避免期貨保證金監控預警。
3.各公司應通過公司網站、短信平臺等有效方式,提醒客戶應按照《關于規范期貨保證金存取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證券期貨字[2006]9號)的規定,通過登記的期貨結算賬戶和公司保證金賬戶轉賬存取保證金,以確保自身資金和交易安全,共同維護期貨市場秩序。
特此提示。
上海證監局期貨處